2012年11月2日,在矿业学院二层学术报告厅,地科系的博士余传涛和地工系的博士郭育霞分别做了学术报告。
余传涛博士的报告题目《含激电效应的CSAMT二维正演与联合反演应用研究》。报告首先阐述了地球物理方法在地球科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点介绍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的理论及方法,提出了目前该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激发极化效应对CSAMT探测结果的影响。在利用Cole-Cole模型研究激发极化效应对CSAMT响应影响的基础上,进行了了存在IP(induced polarization, 简称IP)效应的CSAMT法一维、二维正演研究,然后进行了CSAMT与激电测深数据的联合反演研究,利用IP测深得出的极化率以及电阻率参数,应用于CSAMT的反演中,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IP效应对CSAMT法测量的影响,有利于提高CSAMT法的探测精度。
郭育霞博士的报告题目为《钢筋混凝土柱电化学除氯后的抗震性能》。电化学除氯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损失可高达60%以上,这对于承受反复荷载的结构或构件是非常不利的。本文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混凝土柱电化学除氯处理后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构件的破坏特征、滞回曲线和耗能、骨架曲线和刚度退化。研究表明,钢筋混凝土试件经电化学处理后,在反复荷载作用下,其破坏形式可能由弯曲破坏转化为弯曲-粘结破坏,滞回曲线由丰满变得干瘪,耗能能力降低,峰值后试件的承载力下降,刚度降低。因此,需要研究在利用电化学除氯的优势延长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电化学除氯带来的不利作用。此外,根据钢筋混凝土柱电化学除氯后的偏心受压试验结果,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骨架曲线的确定方法。研究表明,对于经过电化学除氯处理的钢筋混凝土柱,尽管由于除氯作用引起的钢筋与混凝土的滑移不能再使构件的变形保持平截面,但通过引入粘结粘退化影响系数,对根据平截面假定计算的荷载-变形曲线进行修正,可获得与试验符合的结果。
(教科办 张煜潇)